消防場域滅火應用
大樓下停車場超高壓細水霧全區防護

集合式大樓建築物地下停車場內電動汽車、電動機車、高壓電設備、電纜線、瓦斯管、P V C塑膠管,一旦發生火災產生高溫有毒戴奧辛不良氣體濃煙,避免閃燃爆炸災害擴大,如何有效防護解決至關重要。    

電動車、電動機車鋰離子電池常因短路、充放電、遭受碰撞等原因鋰離子電池內部仍會持續產生高溫,如果在集合式住宅地下室停車場失火,鋰電池產生高溫,800-1200度鋼筋混泥土,將損害影響結構安全,整棟大樓住戶將危危可及。通常必須持續對鋰離子電池進行降溫直到冷卻,才能避免鋰電池發生復燃降低災害,對電動車大多以水柱澆灌進行滅火,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及水量,不但耗時耗水,也可能影響波及鄰車及產生高溫影響建築物結構安全造成更大災害。

目前國內消防的技術都停留在法規面應付消防檢查,未能與時俱進,一旦發生地下停車場電動車鋰電池火災時,無法達到有效即時災害防護的目的。

(一)偵煙、偵溫玻璃球灑水頭或易熔金屬68,作動噴灑靈敏度不足當感測到需作動時為時已晚,未能即時啟動系統控制火勢。

(二)一般細水霧、灑水泡沫及水滅火系統混合比例控制不精準,會影響汽車的烤漆及環境化學殘留,人類健康造成危害,災後不容易清潔復原及物品損壞,且噴灑的時間有限,泡沫噴完就停擺了且需定期巡檢濃度及有效期。水壓力不夠大,水分子粒徑大、蒸發冷卻效果差,濃煙容易穿透,對於火場滅火降溫及吸附濃煙效果有限。地下室停車場區域內高壓電、受電室、P V C管線,因火災大量噴灑泡沫容易造成水害引起導電危險。

地下停車場電動車火災時初期滅火防災處置:

(一)AI視覺型火焰煙霧感測器 、熱感攝影機 、物理性感測器(一個車位一個)+ 自動化管理平台(含工業電腦伺服器)。當電動車發生火災時AI辨識整合,極早期啟動超高壓細水霧 、防火毯、警報器、通知管理員、消防隊。

(二)起火點處滑軌機構移動至電動車位,防火毯垂下包覆整部車。防火毯需具備柔軟環保材質及吸水性才能夠讓電動車降溫。不得添加矽膠及玻璃纎維,避免人員吸入並造成環保問題。

(三)電動車位地面的高壓管路往上噴灑細水霧於底盤降溫;高壓管路向上噴灑上方RC結構,向下噴灑覆蓋在車頂的防火毯,保護上方複雜管線及鋼筋混凝土,降溫並吸附毒煙滅火,防止結構受損造成危樓。

(四)所有的電動車位啟動超高壓細水霧,保護周遭車輛避免受波及,並快速吸附濃煙降溫滅火,預防濃煙往高處竄流至管道間及樓梯間,濃煙與細水霧碰撞反應變重沉降,汽化變成蒸氣白煙,火場溫度明顯降溫獲得控制,立即改善防護區內的空氣品質,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
(五)消防人員抵達後由於先期處置得宜,火場溫度明顯降溫,可避免高溫空氣摩擦所產生的閃燃爆炸,降低消防人員處於高溫濃煙污染火場中,避免人員傷亡憾事發生。

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第68條規定設置水霧滅火設備的室內停車空間,排水設備應符合的規定:(一)車輛停駐場所地面要設有2%以上坡度。(二)車輛停駐場所除面臨車道部分外,需設置高10公分以上地區境界堤或深、寬10公分以上地區境界溝,並與排水溝連通。 (三)滅火坑需有油水分離裝置,並設於火災不易殃及之處所。 (四)車道中央或二側設置排水溝,排水溝並設置集水管與滅火坑相連接。(五) 排水溝及集水管之大小及坡度,應具備能將加壓送水裝置之最大能力水量有效排出。

其設計目的是防止地下停車場燃油車汽油洩漏,汽油漂浮的火隨著水流將擴大災情,及造成水害引起導電危險。也容易藏污納垢帶來鼠害,並影響美觀,對整體施工成本增加,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,也降低開發商和設計單位採用水霧滅火設備系統,進行地下停車空間防護的意願。

羽和公司創新研發先進技術,超高壓細水霧消防滅火系統,細水霧水分子粒徑小,應用於地下停車場,不會造成氾濫水害,能有效改善目前地下停車場消防困境。為此,「超高大樓樓層、樓梯間及地下停車場」,設置一套超高壓細水霧消防系統,工作壓力為100kgf/cm2,水分子粒徑為50µm以下,當火災發生時系統啟動3分鐘內,細水霧佈滿防護區,強力壓制初起火苗,降溫吸熱及吸附濃煙使火源窒息,不造成煙囪效應逸散至其他樓層,以利人員快速逃生。公共空間、臥房、客廳、廚房設置偵煙偵溫感應器,陽台安裝「滅火桿」可滅火及自救做整體防護,亦能針對大樓瓦斯外洩,可降溫稀釋瓦斯濃度,避免累積造成的爆炸。


高科技廠超高壓細水霧消防應用

目前高科技廠房都採二氧化碳窒息滅火,必須密閉空間施放對人員有高危險性,灑水泡沫滅火效果有限,灑水會引起水害,泡沫有腐蝕性易破壞設備及產品,乾粉造成化學污染及不易清理等問題,一旦發生火災高昂的投資設備將造成重大災害損失。採用超高壓細水霧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、省水、環保不污染環境,災後復原快速沒有化學殘留,降低災害損失,超微細的氣霧水分子不造成水害。

壓力100kgf/cm2水分子粒徑50µm以下細水霧,當火災發生時系統啟動3分鐘內細水霧佈滿防護區,強力壓制初始火苗,降溫吸熱及吸附濃煙使火源窒息,避免火場高溫乾燥空氣摩擦,產生靜電引起的閃燃爆炸,增加逃生時間。而超微氣霧密度未達飽和狀態下,斷斷續續單獨細霧,不會造成導電危險。   

防護區內可設置消防箱1/4”消防管及滅火桿可自救滅火,消防人員可攜帶滅火桿進入火場搜救,能同時提供5組以上管線,同步開啟細水霧滅火,每管長30-200M(約66樓)可串接,增加搜救及滅火與消防人員安全防護及效率。

高科技廠內大量空調製程的低溫冰水,可提供超高壓細水霧主機冰水增加滅火效率。設備國內自主研發生產製造,體積小不佔空間,施工容易快速,可針對A.B.C.D類初始火災強力壓制滅火。

冰霧消防主機可一機兩用(冰霧模式&消防模式)可噴出10℃以下低溫冰霧,針對高科技廠及特殊產業,可降溫、降塵改善工作環境。

亦能針對發電廠/變電所/石化廠/無塵菌室/化學製程/電腦控制室等場域使用。

隧道消防超高壓細水霧應用

目前國內細水霧法規認可,只有隧道能合法使用,採歐美規範設計標準,1999年法國通往義大利白山隧道,一輛大卡車失火用三天的時間才得以滅火,溫度高達攝氏1000度38人遇難,災後隧道內滿目蒼痍,景象恐怖慘不忍睹,造成隧道嚴重損壞。台灣隧道採歐美法規,用細水霧消防設備於隧道為使用標準。

目前國道4號潭子豐原段、蘇花改隧道、旗津隧道、雪山隧道(火燒車8次)就是採用低壓(12.1bars以下)細水霧系統,水分子粒徑大蒸發冷卻降溫差,對B類火災揮發性油類滅火效果有限。

夏天隧道內溫度高空氣污濁,塞車時更增加引擎待速,高溫汽油燃燒不完全(50度以上),油氣瀰漫隧道中,容易引起火燒車閃燃爆炸;冬天空氣乾燥汽車行駛隧道中,高速空氣摩擦易引起靜電閃燃爆炸。

超高壓細水霧消防滅火系統壓力100kgf/cm2水分子粒徑50µm以下細水霧,3分鐘內佈滿隧道內空間,讓火源窒息滅火,有效降低火場溫度,迅速吸附濃煙,避免熱失控造成火勢漫延,影響隧道結構安全,爭取救援時間及維護救災人員安全,降低災害損失。   

隧道內每50公尺處設置消防箱配置(捲管組、滅火桿、防火毯、防煙口罩)外置底盤滅火組,針對電動車滅火使用,管長可達30-200M操作簡便可機動滅火。配合隧道內上方處超高壓細水霧同時滅火,並吸附高處濃煙及降低溫度,保護上方複雜管線及鋼筋混泥土,防止結構受損,大量霧團快速壓制吸附高溫有毒濃煙,爭取救援逃生時間。

防火毯蓋上時間點 ~ 電動車鋰電池起火時,一般人很難自行滅火。隧道、地下室密閉空間大量高溫毒煙,救災人員很難靠近電動車蓋上防火毯,首先應啟動建築物上方超高壓細水霧,形成四位一體( 超高壓細水霧+底盤滅火組+滅火桿+防火毯 )完全保護滅火可避免災情擴大。

引擎式水霧主機可移動或定點,搭配小型消防車進入地下室或隧道滅火,可架設在無人機針對超高建築及特殊領域救災使用,隧道中夏天降溫、降塵、淨化空氣;冬天可加濕消除靜電,避免閃燃爆炸危害,讓隧道內更安全,可一機兩用(降溫模式&消防模式)。當隧道發生火災時,系統可轉換為消防滅火模式。

儲能櫃超高壓細水霧消防應用

綠能再生能源是全球趨勢,攸關經濟產業長期發展及民生國安問題,綠能儲能系統是重要一環。但面臨國內外多起儲能櫃失火爆炸事件,不僅造成設備重大損失及滅火人員傷亡,讓附近居民安全疑慮深怕起火爆炸引起陳抗,嚴重阻礙綠能發展及產業投資者的信心。

儲能鋰電池是一種電化學反應,初始起火短時間內,沒有立即控制一發就不容易滅火,場域外空間及儲能櫃內,同時啟動細水霧系統降溫,吸附濃煙淨化空氣。  

初始火災可取用消防箱內滅火桿滅火,管長可達30-200M操作簡便可機動滅火,並戴上防煙口罩,防火毯將儲能櫃包覆,避免災害擴大,由於前置作業處置得當,消防人員進入火場搜索,才得以避免閃燃爆炸,降低人員傷害及財產損失。

當監控接收到火警訊號時,啟動超高壓細水霧100kgf/cm2能立即產生大量15-50µm離子化潔淨的微霧,水汽化瞬間膨脹1700倍表面積,10秒內佈滿儲能櫃,細水霧佔據氧氣空間,讓火源缺氧窒息,阻隔排擠鋰電池劇烈反應,並吸熱快速降溫,讓鋰電池活性降低及安定,達到滅火目的並控制災害不擴及周邊場域。

氣霧密度未達飽和狀態下,斷斷續續單獨細霧不會造成導電危險,災後復原容易,快速、環保、無污染、不添加化學藥劑,降低設備損失。

儲能櫃/發電廠/變電所/煉油廠夏天降溫、降煙、淨化空氣;可一機兩用(降溫模式&消防模式)。

 引擎式水霧主機可移動或定點,能同步開啟5組30-200米(組)滅火,搭配小型消防車進入地下室或隧道滅火,可架設在無人機針對超高建築及特殊領域救災使用。

工商黃頁 企業網站建置